致中和:我有酒,还有故事 | 牌照新势力

 来源:第一议题

     古人爱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的是把酒祝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讲的是借酒浇愁,而中华老字号致中和则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儒家中庸哲学引入酒文化,以酒养生。

       药酒文化

 

    传说新安江畔有个青年,名叫致中和,有着一手祖传酿酒的手艺。一日,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到人间游玩,被一条凶恶的乌龙追赶遇险,被青年致中和所救。公主为报答救命之恩,主动提出嫁给致中和,同时摘下项链,掷向乌龙的尸体。顷刻间,嵌在乌龙身上的101颗珍珠成了101个山塘水池,之后汇成了珍珠泉,泉水甘洌异常,清可见底。夫妻俩利用乌龙山珍珠泉水与酿制,又加了一些药材,配合得十分协调,酿出的酒红里透黄,既甜又醇。酒问世后,酒香飘逸扑鼻,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争相品尝,赞不绝口。此酒以公主的名字命名,称之为五佳婢。随着时间的流逝,致中和与公主逐渐离开人间,去了龙宫隐居,成了快乐的神仙,但酒的配方却流传了下来。人们口口相传,逐渐由将致中和五佳婢,演化成谐音的致中和五加皮,一直流传至今。

     神话故事虽不可考证,致中和五加皮酒却货真价实。选用五加皮、栀子、木香、枸杞、肉桂、当归、丁香、砂仁、玉竹等9味名贵中药材,经特酿白酒浸泡后,添加糯米密酒、白糖、蜂蜜,采用独特的“九酝发酵,四度浸药”酿造工艺与千岛湖泉水精制而成“致中和”酒色如榴花,香如蕙兰,入口醇厚甘甜。

 

 

      1876年,致中和五加皮获得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金质奖,一举成名,开始享誉世界。此后,它又陆续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1929年西湖国际博览会优质奖等国内外大二十余项大奖。1959年4月3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建德时,曾赞誉致中和五加皮酒为“东部茅台”,并指示“中华老字号不能丢”。

      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可见致中和五加皮并不简单——它是会养生的药酒。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可以行药势,中药的多种成分都易于熔解于酒精之中,酒精也因通透性良好而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促进置换和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二者结合,互生共荣。李时珍曾评赞五加皮酒:“五加皮酒,能去一切风湿瘘痹,壮筋骨,填精髓,顺气化痰,久服延年益寿,功难尽述。”古人的酒你恐怕喝不着,但在现代,早已将五加皮酒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的致中和或许能弥补这个遗憾。

         致中和之道

     “致中和”三字源自儒家经典《中庸》:“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中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强调一条朴素的自然哲学——自然与人天人合一。

 

 

     药酒则产于自然。最初的酒是人类采集的野生水果在剩余的时候得到适宜条件自然发酵而成的,由于许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称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它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秉持天人合一的信条,1763年(即清乾隆二十八年),安徽大药商朱仰懋以致中和三字为号,在古建德严州府开设了第一家“致中和酒坊”。这就是致中和企业的历史发端,从此,致中和开始了近三百年的品牌经营与发展。

    百年已逝,致中和愈发强大,逐渐跻身我国保健酒行业三巨头之列。同时,它也是我国最大的五加皮生产企业,是保健酒行业中唯一同时拥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

     营销新领域

    今年6月,国家商务部公示致中和或直销牌照,至此,致中和成为第80家获得牌照的直销企业,其口碑产品五加皮酒成为首批获准销售的商品。

 

 

     事实上,致中和早已开始直销布局。2015年7月28日,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中出现一条新申牌声明——“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直销声明”。更早之前,致中和专门成立了浙江致中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布局直销板块。

     虽然拿牌还不到半年,致中和已引起业内关注。在11月初的博鳌直销高峰论坛上,在2016年中国直销行业金顶奖网络评选中荣获“优秀民族创新品牌奖”。

    拿牌不久就能拿下奖项,致中和的实力可见一斑。在众多直销企业纷纷开发多品类产品以形成组合“菜篮”的趋势下,致中和却反其道而行之,集中火力主推五加皮药酒,可见其对引爆单品的信心。对于致中和的未来动向,第一议题将持续关注。

 

 

 

 

 

 

 

 

 

上一篇: 安利发布“互联网+”战略   
下一篇: 三株被诛:被众人联名举报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罪名

甘霖率督导组赴北京开
2月18日、19日,由国家市场监……

宝哥:网红要当得长盛
近些年,故宫博物院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网……